未来科学大奖得主周忠和:生命演化没有固定方向与目的,人生亦然
作为一位长期从事古生物学研究的科学家,他不仅关注生命演化的奥秘,也始终关心科学精神如何被理解与传递。书中汇集了他近年在科学传播、科技体制、学术文化等方面的随笔与演讲稿,既有对达尔文、威尔逊等科学史人物的重新解读,也有他对当下科普环境、科学教育与社会认知的反思。
作为一位长期从事古生物学研究的科学家,他不仅关注生命演化的奥秘,也始终关心科学精神如何被理解与传递。书中汇集了他近年在科学传播、科技体制、学术文化等方面的随笔与演讲稿,既有对达尔文、威尔逊等科学史人物的重新解读,也有他对当下科普环境、科学教育与社会认知的反思。
10月26日,《知识分子》总编辑、2025未来科学大奖得主、中国科学院院士周忠和在“2025未来科学大奖获得者与青少年对话”中作了题为《从博物学到演化生物学,三位科学家的故事》的分享,并回答了中学生的提问。
在漆黑的夜晚,蝙蝠利用声波导航觅食;在深邃的海洋,鲸发出超声波追踪猎物。这两种天差地别的动物,竟然拥有同样的“超能力”——回声定位。生物学上,这种相似性叫做 “趋同进化”:互不相关的物种,为了适应相似的环境,比如黑暗,独立演化出了相似的功能。
在牛津大学的实验农场里,王大扯曾目睹过这样的场景:一群母鸡紧紧追随着一只金黄色的公鸡,它们放弃进食,目光灼热。这只公鸡高昂着头颅,鸡冠鲜红如火焰,在人类眼中堪称 “帅鸡” 的典范。